您当前的位置:高端家居网资讯正文

5万买套鹤岗房的李海他的成功不行仿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1-08 19:20:53  阅读:7383+ 作者:责任编辑NO。谢兰花0258

冰川思享号特约撰稿 | 白晶晶

01

5万块,能买什么?一只卡地亚蓝气球手表,半个爱马仕入门款包包。33岁的浙江舟山青年李海,用5万块,在东北买了一个家。

近来,一篇题为《漂泊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文章火了。“不论好坏,仍是得买套房。”作者叙述了如何用兜里仅有的5万块积储,在东北这片魔幻沃土上,完成了“不买房不是我国人”的朴素国民崇奉。

李海终究买下的新房的卧室

有人质疑,一个浙江舟山人去黑龙江鹤岗买房,就比如分明住在澳洲,必定要去黄土高原住窑洞相同可笑。这真是白日不明白夜的黑,不出五环不知道我国之大。

“信息茧房效应”让人误以为中华大地,遍地都是外滩27如果平方米的汤臣一品,却不知在资源干涸型城市,几万块一套的“白菜价”房源才是楼市根本面。

这套5万多块的鹤岗房,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饭店、理发店、药店包罗万象,处理日常餐饮,一份有菜有肉的盖浇饭也只需12元,完全满意城市日子的一切需求。

黑龙江鹤岗

令人觉得挖苦的是,东北楼市,曾被各地涨得一骑绝尘的房价群嘲,像是经济失速下的失乐园,现在却成了“大庇全国寒士俱欢颜”的终究一方净土,让那些兜里只需几万块积储的“贫民”,也能买到一个像模像样的家。

舟山青年李海,自称终年混迹百度贴吧“漂泊吧”“隐居吧”,却一点点没有漂泊的随性,反而用浙江青年惯有的精明,写出一份有理有据的买房攻略,并以“一文之力”把鹤岗房价拉涨了几个百分点。

更是让平常评论“睡桥洞、睡公园、吃泡面、啃馒头,在家躺尸”的“漂泊吧”,变得不再超逸,满屏都是“老哥,鹤岗买房行不行”的评论帖。

02

李海,给自己的定位是“漂泊到鹤岗”。漂泊二字,不由让人想起漂泊大师沈巍。

最初,沈大师不修边幅,漂泊在花天酒地的大上海,垃圾堆里他人弃之如履的书,他视若瑰宝。衣冠楚楚,却口出惊人,讲《左传》《尚书》,劝诫人们“善始者众,善终者寡”,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凡脱俗。

从前的漂泊大师沈巍,现在现已成了网红名人

万万没想到,当漂泊大师成了名人,当了网红,依托直播打赏,日进斗金的时分,每天住在高端酒店,沈巍想的也是“下面的别墅多少钱,自己也想有个家。”买房这种从前在他看来,鄙俗不堪的作业,也变成了人生刚需。

无论是李海,仍是沈巍,买房好像是我国人一生中跨不曩昔的坎儿,哪怕从前自诩清高,要漂泊人世,终究还得找个四四方方的水泥盒子,把人生装进去。

“我国人买房子的愿望就像一个坚决的崇奉”。据光大银行与某地产公司商场研究中心发布的查询显现,2010年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仅27岁,为全球最低。相比之下,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次购房者平均年龄都在30岁以上。

在特大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绝大部分的年青买房者都要动用“爸爸妈妈银行”“六个钱包”,即两边爸爸妈妈出首付,年青人还房贷。所谓“毕买族”即一结业就买房的人,也逐年增多。动辄几万乃至十几如果平方米的房价,普遍性加重了年青人的“房子焦虑症”。

漂泊鹤岗的李海,5万块的非典型买房,让都市无房青年意识到“我想有个家”的愿望,其实不难完成,难的是在帝都、魔都这种大都市落户。

03

在《漂泊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里,李海具体说明晰挑选黑龙江鹤岗的理由。

首要,预算有限。故土舟山,虽说是三线小城,但地处富庶浙江,房价“远一点的当地一万多一平米,市中心得两万以上。”手头只需五万块存款的李海,想买房,只能远离中心城市,一路向北。

浙江舟山

其次,环境宜居。东北的气候虽寒,但老工业城市的根柢还在。共和国长子的经济增量尽管折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作为一位生在哈尔滨的东北孩子,读大学离别故土,十几年后回老家,发现家门口的小卖部、小吃店、药店仍是本来的容貌。经济尽管不行了,但该撸串撸串、该烧烤烧烤,普通老百姓的日子仍是相同过。

相比之下,李海去过的甘肃玉门,“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只需两三千块钱,有的楼水电都没有,有水电供应的当地条件也欠好,水质差,常常停水停电。房子证件却是都完全,可是二十公里范围内连一间卖东西的小店都没有,想买菜都要跑很远。”明显已完全被人们扔掉。

甘肃玉门老城区

其三,刚性需求。李海是作业船员,一年之中,半年漂泊在海上,半年赋闲在家。假如在南边租房,半年搁置,个人物品没当地放,动不动还面对房东提价赶人的为难。

住有所居的需求,让每一位曾与房东斗智斗勇的年青人,都在某个深夜,不行遏止地萌发了我想有个家的想法。这也是不少大城市青年,年纪轻轻就甘心卖身“房奴”的原因之一。

作业特点特别、与家人联系的疏离、没有上有长幼有小的家庭压力,三十多年母胎独身,没有亲戚朋友的催婚等等,一起造就了舟山青年李海,5万鹤岗买房的传奇阅历,可是,他的成功,绝大多数青年无法仿制。

04

近几年,除京沪等特大城市受“大城市病”的困扰,收紧人才落户方针以外。渐渐的变多的新一线城市,纷繁向各地人才敞开大门,打响“人才争夺战”。其间,“送钱”“送房”“送户口”,是优惠方针的集中体现。

长沙宣告对本硕博结业生给予0.6万至10万元不等的租房、日子和购房补助。南京宣告高层次人才将按不同规则享有申购120平方米以上住宅、170万至300万购房补助等安居方法……主政者纷繁意识到,城市有人才有未来,而人才有房才干留下来。

天津铺开落户条件后,许多人前来处理入住落户

更多的城市青年,自动或被动地涌向了新一线城市,由于那里有许多的作业时机,买房也有许多优惠方针。这些房子,尽管不是5万元一套的“白菜价”,却比特大城市的天价房,显得不那么可望而不行即。

千年前的诗圣杜甫,就苦于茅屋为秋风所破,祈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全国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几千年曩昔了,国人还在为买房这点事堵心。

对我国人来说,曩昔20年里,买房不只满意寓居刚需,更是牢不可破的保值、增值神话。想当年,信了所谓砖家说的下一年房价会暴降的人,现在连同学会老乡会都没脸去参与。任何一种出资品都不行能只涨不跌,只需我国的房地产商场是个破例。

国人历来不信房价会跌落,信了的人也都被实际打肿了脸。不过,跟着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到来,资源干涸城市的名单一点点扩展,几万块的白菜价房子让人们看清了楼市的本相。

习惯了买涨不买跌的我国人,看到房子只跌不涨,买不买?不涨不跌,买不买?

或许,《漂泊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李海,给人们供给另一种体恤视角。好像,房市脱离出资特点,回归需求的根本面的一天现已到来了。东北楼市,凉了这么久,或许在刚需族的眼中,也将迎来第二春了。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