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高端家居网资讯正文

现在买房10年后一贫如洗仍是家财万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25 10:42:05  阅读:8550+ 作者:责任编辑NO。卢泓钢0469

最近看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深圳房子的“正反面”。

有人说,“今年的市场只有两个,深圳,以及深圳以外的城市”,这话听起来格外刺耳,却反映了最近深圳楼市的关注度到底有多高。

一边是月涨百万、四年翻倍的网红盘,深圳湾某盘,4年前开盘单价约10万/平,目前普遍挂20万+;南山某小区2015年开盘最低4万多,现在均价10万以上。

另一边是房价多年未涨,趁着“豪宅税”取消,业主联合涨价的宝安福永街道某小区,旋即被暂停网签。

前者可以轻易“富得流油”,坐拥升值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的财富。

后者连通胀都跑不赢,好不容易有点盼头了,又因为太过高调,被市场盯上后,暴富梦就此破碎。

深圳可以看做当今房地产市场的缩影,有房族的财富既能成倍放大,又可能会因为一套房子而“缩水”。

那么,从长远来看,现在买房,或者等几天后的2020年买房,持有10年后,会“家徒四壁”还是“腰缠万贯”?

我们大家可以从以下两点展开分析。

第一,买房“变富”的基础还是不是真的存在?

过去20年,房产升值的最大基础,是城镇化带来的人口集聚。

以本文开头的深圳楼市为例,为什么有的网红盘能做到数年翻倍,同样在一个城市,有的房子却连平均涨幅都赶不上?

人口的集聚效应很重要,核心的商圈、优质的学区、稀缺的三甲医院、便利的地铁口,满足这些条件的楼盘,在城镇化浪潮中,价值会进一步凸显。

本质上,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城市、板块、楼盘价值之间的分化,使核心城区的房产拥有了庞大的需求,想买房的多,二手房、新房的供给却是有限的,房价想不涨都难。

但是,城镇化迟早会面临瓶颈。

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即“纳瑟姆曲线”。

第1个拐点是30%的城镇化率,自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第二个拐点是70%城镇化率,随后人口流入城市的速度会放缓。

而我们的城镇化率,在2018年就达到了59.58%,到2030年达到70%的城镇化率几无悬念,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房产持续增值的最大基础已经松动了。

假如人口流入城市的速度慢下来,10年后,一二线热点城市、核心主城区、优质的商业和学区板块的价格依然会坚挺,持有这些区域的房产,虽然不至于“腰缠万贯”,保值的属性却不会褪色。

但那些远郊地区、房比人多的新城区、开发区,工厂、仓储物流遍布的产业区,因为房子的供给远大于需求,“家徒四壁”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大拆大建的模式难持续,“旧改”、“租赁房”成为楼市新动力。

在过去,买房变富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拆迁,拿到补偿后囤积房产,摇身一变成为“土豪”,另一种是城市不断扩张,各地出让更多的地块,新建大量基建设施,提升土地附加值,地价上涨助推房价上涨。

这两种渠道,都离不开“大拆大建”。

遍地的塔吊,密布的工地,四处加盖的售楼盘和小区,是有房族资产增值的写照。

但是,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一方面,拆迁成本慢慢的升高。

在地价还没再次出现明显涨势前,不管是各个城市自身,还是开发商,都有足够的意愿去推进拆迁,从土地出让到楼盘建成,利润空间都足够大。

但是,现在很多中西部的三线小城市,楼面价动辄就能达到6000以上,有的楼面价甚至上万,终端的售价却面临“限价”、“限购”的约束,导致“面粉价”比“面包价”还要贵。

待开发地块虽然还有不少,但随着近些年地价上涨,拆迁的难度、成本,已经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另一方面,棚改货币化安置慢慢的变成了过去式。

棚改货币化安置是不少城市房价跃升的首要因素,原来的实物安置并没有产权,而大量的货币补偿,必然会造成短期内楼市库存告急,房价水涨船高。

截止11月末,按住建部公布的数据,今年棚改任务已开工315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9%,完成投资1.16万亿元,2019马上结束,最近北方城市都进入了“冻工期”,300多万套已经没有悬念。

对比往年,这个数字的跌幅接近50%,很多地方也不再采用货币补偿的方式,改为安置房补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旧改”与“租赁房”的接力。

老旧小区改造一直都在提,但今年的重视程度远超以往,目前河南、安徽、湖南、广东多地已经将旧改提上日程。

专家预计,按照现有17万个城区小区需要改造计算,涉及的市场规模初步测算大致是3-5万亿。在3-5年之内,可以预期每年的规模将会达到1万亿左右。

不用拆迁,不用遍地是工地,只用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更新水电暖气,修修补补一番,就能产生这么大的行业红利,能够说是一举多得。

租赁房也是如此,虽然现在供给的体量并不大,但在多个城市已经开展“租售同权”的试点。

一方面,城市放宽落户条件,无房有户的租房者能够轻松的享受正常的学区名额。

另一方面,多渠道供应的房源正在增加,作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重头戏”,体量扩大是必然的。

房地产一旦远离大拆大建的模式,各个城市的土地出让收入会逐步减少,开发商用于拿地的资金也会降低,房价最主要的地价成本也会受到限制,买房也不会使人“腰缠万贯”。

关于这样的一个问题,马云、李嘉诚、宗庆后3位首富曾一齐发声,观点值得参考。

马云曾说,“如果都像今天这样大家买房子,将来我们的孙子、孙女,一个人至少要管5套房子,要养8个老人”。

李嘉诚曾说,“买楼应该量力而为,买来自己的住的,应该买,分期付款都没问题”。

宗庆后曾说,“要解决房地产问题,依靠卖地模式是行不通的,要着重关注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

按笔者的理解,3位首富的3句话,表达了3个意思。

1,要不要买房,需遵循“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

2,因为少子化、老龄化的加速,未来绝大部分中小城市的00后甚至10后们,他们会继承大量的房产,却面临空前的养老压力。

3,房地产终究会告别大拆大建的卖地模式,不管明年的你是否会选择买房,用平常心去看待房子,降低房产增值的预期,努力提升自己的收入,才是真正处理问题的办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