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宁/摄
邓伟/摄
习惯上,人们把每10年视为一个代际间隔,那么2020年的到来,意味着21世纪迎来第三个代际。曾经叱咤风云的80后告别叛逆的标签,学习人到中年的沉稳;90后三十而立,在原本稚嫩的脸庞上添了些许沧桑;00后正在长大,慢慢的变多地代表年轻人发声。往后看,更年轻的10后、20后迟早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舆论追捧的新宠儿。
流动的代际,不变的青春。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时代,都有独特的际遇与气质。回望过去的20年,互联网原生一代成长为社会中坚;青年亚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元素;新兴青年越来越积极地融入主流舆论场,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斜杠青年风生水起,人们学着以更开放的心态,来理解年轻人的圈层化与跨界性。
改变中依然有不变。站在时间的十字路口,不同代际年轻人所面临的困惑往往是相似的,漂泊闯荡中,青春需要安放,梦想需要呵护。时间的流转、社会的进步,具体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可能就是住房、通勤、消费、文化生活、解压方式中,每一个小小的片断,通过这些社会生活的切片,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成长与奋斗。有些时候,倾听就是一种关怀,就是一种鼓舞,就是对你我未竟之问的一种回应。
与2019年好好告别吧,记住过去一年的欢笑、惊喜与眼泪;给2020年一个更美好的憧憬,愿城市的灯火能抚慰每一颗闯荡的心。
---------------
游走在城市角落 陌生的他乡逐渐变“我城”
任冠青
前段时间,在对几家网红打卡地连连撇嘴后,我和朋友决心绘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城市地图,包括哪些博物馆值得一去,哪家书店选书最有眼光,哪里的评书讲得最好……作为美食、咖啡、文学等领域的冒牌批评家,我发现:独自身处北京的自己,正在完成一个将陌生城市逐渐内化的历程。
从万千城市中的一座,到实实在在的“我城”,文化对年轻人与城市的互动起着不可忽视的联结作用。在中国,城市更新与青年成长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他(它)们都处于生命的正在进行时,都是蓬勃、开放而又向上的。他(它)们彼此付出,相互成就。尽管城市有着惊人的成长速度,但人与城市的互动并非全然没有记忆,从中积淀下来的便是城市文化。一座城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它给予年轻人的一份厚礼。
这几年,在工作之余,我逐渐对茶道、瓷器和咖啡文化产生了兴趣。随着兴趣的麦芽慢慢发酵,我意识到,原来可以从一座城市中汲取如此之多:图书馆里的资料,几乎能够完全满足自己的一切好奇;博物馆里的瓷器精美绝伦,跟着时间流变渐次排开;萍水相逢的茶具店主,会主动科普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解释斗彩为何难得;咖啡店老板愿意花上50分钟与你讨论研磨度的差异,分析不同品类的风味差异……
与冷冰冰的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的养分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依恋。年轻人与城市脱离了程式化的关系,将精神生活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时,才让陌生的城市真正成为“我城”。
一些朋友离开居住几年的城市往往会说,他们最念念不忘的,并不是每日打卡的工作,而是尚未看完的演出,是没有听够的文化讲座,是还想再去一次的话剧小组。同样地,城市中的文化社区,也能让年轻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不再手足无措。城市归属感能具象化为人际关系的黏合。聪明的城市,能够创造出开放的公共空间,让年轻人消除与陌生城市的疏离感,得以坦诚、开放地交流。
这几年,不少城市都在搭建各种主题的文化社区和特色市场。前段时间,我和朋友在北京白塔寺附近闲逛时,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与社区意识。这个地方有着自己的“白塔会客厅”,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纳时文笔社聚会”“安于仪食社聚会”“京剧票友会”“春晖缝补社”等日程安排。社区还会收集展出胡同里的老物件,供街坊邻居和游客参观。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努力都缘起于白塔寺再生计划,通过建立社区共享空间,人们传承和更新着社区文化,也打破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感,让居住地不再只是容身之所。
跨越时间的界限,城市的历史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归属感。卡尔维诺曾说:城市会把它的过去像手纹一样藏起来,轻易不示人。只有熟悉一座城市的过往流变,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欣赏与归属。一位朋友说,当他终于搞明白上海主要道路的命名原由,了解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嬗变,能够将它的历史如数家珍地向他人介绍时,他才真正打破了对这座城市的隔膜。伟大的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家,人们在了解、描绘、刻画一座城市的同时,也在完成将它“私人化”的过程。
物质越发达,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越紧迫。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什么才是年轻人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呢?套用马尔克斯的经典表述:多年以后,也许我已身处另一座城市。可是,每当回忆起那个生活多年之地,还是能想起萍水相逢之人带我见识瓷器之美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唯有此时,那座城市才堪称“我城”。
虽然暂时租房 但我们大家可以一直主宰生活
李少波
如今,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像一块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去那里安放青春,追逐梦想。在为梦想找到安放之地时,也要为自己寻找栖身之所,于是,租房便成为年轻人在大城市生活的常态。
在北京度过数年求学生涯之后,我选择留在这座城市,成了一名“北漂”。作为从农村出来、家境也很一般的青年,我早早就打消短期内在北京买房的“幻想”,心安理得地选择租房。
和我一样,很多留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都与人合租空间有限的房子,正如这些城市拼凑着众人的梦想。尽管我们每月都需要拿出一部分工资去“孝敬”房东或中介,但毕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清晰、让生活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的地方。
租房之所以能成为大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一方面是因为高企的房价,让我们不得不作出妥协;另一方面,也由于年轻人住房观念的转变。大城市的高房价,意味着年轻人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交完首付之后,就要开始背负房贷的压力,生活品质会随之降低,这是慢慢的变多的年轻人不愿看到的结果。租房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如果不喜欢现在的住处,随时可以换地儿。一些租房平台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相应的租房方案。长租公寓给租房的年轻人创造出一种类似于“家”的感觉,让他们在城市安顿下来,有了归属感。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无论是在这些大大的城市里努力打拼,还是在小小的租房里衣食就寝,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生活是单调还是多彩,其实与买房还是租房并没有太必然的联系,而在于我们拿出多少热情来为生活着色,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生活的幸福感,也与所租房子的空间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于我们拿出多少心思去装点。
朋友小顾已在北京工作多年,所租的住处也换了好几次。每租住一处,她都要把房间从上到下清扫一番,从入住那天开始,房间就始终保持着整洁。她在墙上贴了很有艺术感的墙纸——梵高的《星空》,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她为自己购置了书橱,上面摆满自己最喜欢的书;她还买了一架电子琴,重拾中学时代对音乐世界的奇妙幻想;还有瑜伽垫和一些简易健身器材,让自己保持健康和苗条。小顾喜欢自己做菜,有空就跟着食谱和视频教程苦练厨艺,一桌可口的饭菜,不但可以犒劳自己,还可以约三五好友来家里做客。
像小顾一样,闯荡北京的我们努力工作着,渴望能在这里扎下根,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也用心生活着,在租住的房子里感受生活的快乐。即便有时候不得不搬家,托着自己全部家当和小心搭建的“书房”,完成一次“迁徙”,但在波折之后,生活的边界又一次被延展,我们带着新的期待,开始新的起点。
古人云,“此心安处是吾乡”。生活在时间的流转中铺开,我们在闯荡中奔向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温暖的被窝,一个精致的书橱,一顿可口的饭菜,我们的身体、精神就能够获得满足。租住的房子只是一个起点,是我们立志在大城市里留下来的一种宣示,我们虽然暂时租住房子,但我们大家可以一直主宰生活。
别让披星戴月“淘空”通勤路上的年轻人
了了
叮铃铃,叮铃铃——每个工作日,清晨6点30分,我都会准时被再熟悉不过的闹钟铃声唤醒。夏天的早上,我会和刚刚起床的鸣蝉一同上路,冬天的早上,我则有幸沐浴日出前最后的月光。
让我出门通勤的,自然是赖以为生的工作。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让我如此之早踏上通勤旅途的关键原因,却并不在于工作本身。工作并未要求我早出晚归,但是,横亘在住处与单位之间的遥远距离,却令我不得不承担这份额外的“KPI指标”,为此来去奔波。
一直以来,像我这样的“长途通勤族”,都是大城市里的独特景观。每当我回到家乡,和那些在县城里工作的老同学聊天时,总不免要对他们的生活节奏羡艳不已。对一个生活在小城里的人而言,就算是从城市一端的边缘走到另一端,也不过五六公里而已,即便如此,我的那些朋友,也不可能让单位和住处有这么“远”的间隔。然而,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五六公里仅仅是城市尺度的一个零头。在导航软件里,我家与单位的距离,被精准地测量为25.2公里,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天我都要在通勤上花费数十倍于小城朋友的时间。
当然,我并不是在抱怨大城市里的生活不如小地方好。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为何需要走出家乡,来到这个让我可以追梦的大舞台,也知道有很多朋友羡慕我能在这个舞台上有一份事业与追求,以及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为了今天拥有的这一切美好,我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是,我只是想对这个寄托了我的梦想的城市,提出一个小小的期待,期待它能给我和所有打拼中的年轻人多一点时间来追梦,从而不辜负这座城市带给我们的精彩。
通勤困难是全球大都市的典型通病,受此困扰的人,绝不是少数无病呻吟者。从我的切身体会和查阅过的资料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城市本身的巨大体量带来的天然挑战;第二,是道路规划与公共交通建设的不足;第三,则是大城市房价高企带来的次生效应。
第一点其实不必多说,我在学生时代便已无数次听过“我在朝阳,你在海淀,我们如此美好地异地恋”的无奈调侃,这个事实也不太可能改变。
而第二点,则是通勤过程使人疲惫的最根本原因——一方面,道路规划的不足,使得堵车成了地上交通绕不开的痛点,以至于就算我有时早上想要打车犒劳自己一下,也不得不忌惮于随之而来的巨大迟到风险;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的,则让挤地铁成了一种特殊的“修行”,只有曾在早上7点的地铁车厢里被“挤成相片”的人,才会明白看似简单的通勤,为何足以把人“淘空”。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既然通勤如此不易,何必非要住得那么远?其实,倘若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谁不愿意住在一个通勤便利、环境良好的地方?但房价与房租的现实压力,让理想的住所并非触手可及。对租房者而言,一个免于通勤之苦的居所,可能意味着要额外花掉自己将近一半的可支配收入,而对攒钱买房的人而言,不同区位房子的价格差异,更是一道深深的鸿沟。也正因如此,我才不得不作出了“披星戴月”的选择。好在去年年末,听到了一个消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已开始征求意见,按照这份新规划,未来,城市平均通勤时间将减少至45分钟之内。
选择了大城市,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选择了闯荡奔波。能在一座日新月异的美好城市里为梦想而努力,是我的幸运,在这条道路上,我并不吝惜于付出,也不害怕经受磨炼。但是,我更希望我的付出能够投入在对社会与自我实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更希望磨炼以挑战的形式出现,增益我所不能,而不是在通勤的道路上白白虚耗大好时光。
如果90后已然“艰难” 为啥不对自己更好一点
陈城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最早的90后将陆续步入而立之年。然而,即便我们30岁了,似乎还有观点认为90后是“不懂事”的一代。尤其在消费上,父辈经常以为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不存钱,将钱花在没有“意义”的享乐上。前几天,就有调查报告指出,95后“花钱更多是为了图爽图开心”。
父辈自有其消费观念,而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消费观念一样存在冲突。在观念差异之外,一些细节容易被忽略。很多年轻人看似朋友圈光鲜亮丽,不是因为家里多有钱或者沉迷于无节制消费,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在规则内把日子过好。
作为一名信用卡玩家和酒店、民航常旅客用户,大家用“羊毛党”来形容我这样的消费群体。比如,通过一张白金信用卡,我拥有低价入住5星级酒店、免费洗牙等权益,还能够最终靠兑换积分来免除年费。当然,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总是把卡“刷爆”,如果不恰当地使用信用卡,可能影响征信记录,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如果说玩信用卡还需要费点脑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那么民航常旅客则是“无脑”就可以“上车”的。如果你每年都会坐几趟飞机,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我建议你去注册航空公司的常旅客,将每次飞行里程累积起来。飞得少的,一两年内多少也能兑换一张飞行距离在600-800公里的短途机票,而飞得多的,除了能升级为高等级会员,还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出国旅行是去新西兰,出行时间是旺季,我也没有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购买特价机票。那次,我用在航空公司积累的10万里程,兑换了五星航空最新机型的往返商务舱机票,只付了500多元人民币的税费。这条线路往返商务舱的含税价格,在我兑换机票当日接近4万元,这显然是我这样的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少花钱却能高品质生活的办法。前些天,我就以249元的价格从某会员制商店买了10斤品质有保障的JJ级车厘子,实现了今年的“车厘子自由”。其实,就像老一辈人习惯于在市场上讨价还价一样,年轻人要享受更实惠的生活,也离不开消费方式的“精明”与耐心,有时间在网上货比三家,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管是玩信用卡、常旅客计划,还是追求“车厘子自由”,在我眼里,以合适的方式去花该花的钱才是最重要的。网络上,人们习惯说“性价比”这个概念,所谓“性价比”不能光看商品的价格,而要综合比较价格与使用价值。一件商品“货不对板”,再便宜我也不舍得购买;而如果一件商品物超所值,或者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实现自我提升,我就乐意将它视为对未来的一笔投资,下决心增加购买预算。
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体现到消费习惯上自然千差万别,我的消费经验可能不对所有人适用。不管你日常消费开支有多少,学会对自己的每一笔消费负责,才是有“财商”的表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许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养成记账的习惯,但保持敏锐的消费觉察力,才能理性地用好每一笔支出。
年轻人有活力、有想法、有开拓眼界的需求,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应当得到尊重。其实,追求较高品质的生活,并不一定要通过大手大脚地花钱,在消费方法上多花一些心思,同样可能超越循规蹈矩的生活。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学会“薅羊毛”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时代的“斤斤计较”,让消费获得更多回报,让“省钱”成为一种快乐。
2020年,21世纪20年代已经开启。在不确定因素环绕的时代,我觉得对新一年、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应该是要把生活过好、而且要过得更好。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说法,90后们已然如此“艰难”,那么,为何不对自己更好点呢?
拒绝标准答案 给职场“病毒”一剂解药
也然
时下火爆的人气综艺,往往是年轻人心态的风向标。比如,《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奇遇人生》……整体气质都紧紧围绕一个字:慢。
有一种慢生活,你我都好喜欢好羡慕。看看这些“慢综艺”所展现的人生吧,谁不感叹一声“幸福有此优雅态”呢?在某档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节目里,所有嘉宾都必须在乡野间过着朴实的村居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柴犬、劈柴、洗菜、烧火、烹饪……节目宗旨也没什么“大目标”,在锅碗瓢盆碰撞出的声音里,做好一顿饭仿佛就是最大意义。
“飞行嘉宾”虽说是客人,也必须以劳作换食宿。大家不赶时间,晒晒太阳,喝喝茶,发发呆。所得慰藉处,唯有饭桌上和山水间。
综艺毕竟只是专门设计的特殊情境中的叙事,但让年轻人心驰神往的情感是真实的,试图改变不好的局部而实现更好生存状态的心愿是强烈的。心里装载着对“慢生活”的向往,也许焦虑可以少一点,人生节奏可以更自在一点。
无论外界赋予你多么繁忙的时间表,周围人踩着怎样匆碌的步伐,你不能迷失自我。只有当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慢生活”节奏时,才能自如、健康地调节状态,有效率、有规律地实现事业的发展。
最近年终聚餐,同龄朋友们见到我,第一句话都是感慨:“万万没想到,你在工作所承受的压力这么大的公司上班,还能保持如此生动和愉悦的状态。”在他们想象之中,仿佛“丧”就该是90后、95后职场人应有的“日常表情”,加不完的班、挨不完的训、睡不足的觉……这些小山一般的障碍都是职场“毒药”,怎么能让日子长出一丁点儿快乐的花朵儿呢?
我常常和朋友们说,我之所以还显得没被职场重担压垮,是因为“我的精神支撑系统足够丰富和庞大”。在我的规划里,事业固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但它亦不能够全面“侵占”我生活版图的全部。在工作时间内,我百分百投入,做好每件事。下班之后,还有丰饶的精神花园等待着我。
每周无论多忙,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兴趣爱好KPI”,例如每周至少在公园里夜跑两次,去逛书店一次,看新电影一部;每月看至少一部优质话剧,去打卡两个有意思的自然景致,必须常和三两个好友见面聊天,交流最近心情……
制定了满满当当的“兴趣爱好KPI”,我发现其实这和工作KPI是毫不冲突的,还可以互相补益。
青春大好年华里,毋庸置疑,年轻人应当在事业上全力打拼,但也不是盲目、消耗式地一通乱忙。快节奏的工作,不代表“满额的工作”。在我的经验里,只要在白天上班时间全神贯注投入手头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是可完全提早结束战斗的。许多人熬到很晚,往往因为白天时不时走神“摸鱼”,白白浪费的光阴太多了,才不得不通宵“燃烧生命”来补救损失。
而我追求“慢生活”的精神层面喜好,则大大缓解了工作上的压力和焦虑感,让大脑暂时放松,在其他柔和但不空洞的“小确幸”上得到不一样的营养补充。当我同时能协调、平衡好“快工作”与“慢生活”之间的关系时,我发现了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加强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生机盎然了许多,它们反过来助长了我打拼事业的热情和劲头。
大城市年轻人的“慢生活”心境,还体现在对人生诸多广阔可能性的探索上。
当我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时,我周围还有一些朋友是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按照这个声音作息、前行的。在同龄人毕业季无原则投奔“世俗选项”的浪潮里,他们扭头走了另一条“非主流”却很宽阔的道路。
他们愿意大胆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有人去做自由摄影师,走遍天南地北,收集全世界最摄人魂魄的美景与感人至深的际遇;有人做直播网红,初衷是想让外界更多人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间传统文化;有人坚持在西部偏远山区支教,和淳朴天真的孩子们天天在一起,为他们带来知识,还教会他们摄影,亲自记录这片大地的美丽……多元化的人生选择,是当下年轻人的另一种“慢生活”。
不管对怎样的“慢生活”心向往之,都是为了在喧扰的世界里看见纯粹的星辰,并朝着这份“独家答案”义无反顾地出发。